考研结束后可以选择留学吗?国内考研与日本读研的对比分析!
最近几天考研初试成绩各省陆续可查,同学们考的怎么样啊?有没有成功上岸呢?当然,没有成功上岸的同学也别慌!还可以去日本读研,实现弯道超车啊!考研结束之后再考虑留学,还来得及吗?有哪些方案可以选择呢?
考研后日本留学方案
01就读语言学校过渡备考
●优势
1、申请周期短
2、入学时间灵活
3、入学门槛低,签证通过率高
4、学习时间宽松,可自由安排打工
5、课程设置丰富,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
●目前可申请的批次
2022年7月生正在申请中,预计将在3月20日截止。之后各批次都可以报名选校占名额。
02直接申请研究生
●什么是研究生
在日本,研究生代表旁听生、预科生,是一种申请制度。可以帮助学生提前进入教授的研究室,而且留学生可以直接申请,无需考试。
●优势
1、申请成功可以直接进入大学,在教授研究室学习、备考
2、可直接申请,无需赴日到校考试
3、教授对学生更了解,后续升学更具优势
●目前可申请的批次
2022年10月生已进入收尾阶段,如果想申请可以先进行条件测评。2023年4月、10月已陆续启动。之后各批次可以报名定校,做前期申请准备工作。
国内与日本考研难度对比
录取比例
2022年中国考研人数高达457万人,相比2021年的377万人,增加了80万人,增长率高达21.2%。同时各大高校研究生招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招生人数的增长率明显低于报考人数的增长率,所以国内考研的竞争激烈程度还在不断增加,难度也在逐渐加大。
相对于国内考研的内卷越来越严重,日本考研是个什么情况呢?
上图是日本官方公布的留学生数据。可以看出2014年开始留学生人数开始暴增,但是大学院的学生数却趋于平稳。目前总体而言,相对于国内考研的内卷程度来说,攻读日本大学院(硕士学历)还是相对好考的。尤其日本人对于考研的热情,并不像国内那样火热。与国内上百万考生相比,日本考研在人数的竞争上略占优势。
根据日本媒体【2020年学校基本调查】显示,日本的大学毕业生,大约十分之一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院(或专业学位课程)。从专业的分类来看,理科40.3%,工科35.6%,农科22.7%,人文科学4.1%,社会科学2.2%。文科出身的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比例极低。文科硕士学位持有者的数量远远少于其他国家。日本的考研环境,对我们留学生来说还是很友好的。
考试途径
国内考研,目前除保送以外,唯一的途径就是参加全国统考,获得各个学校的复试资格。并且每年只有一次机会,具体备考时期的流程如下图。
日本考研的途径比较多样,不只一种。目前常见的途径有:语言学校过渡,国内直考,英语SGU项目,研究生(旁听生)。
日本大学院的考试分为秋季考试和春季考试,共两次,学员可先后参加两次考试。根据各个学校具体情况,秋季和春季在招生人数和专业上有所区别,同时也有个别院校或专业只设立单季考试。
而且与国内的区别在于,不需参加国内统考,而是分别参加各个大学院自行举办的校内考,如果按三所志望校来算,每年一共有6次考试的机会。
大学院考试由各个大学单独命题,分为提交材料、专业课笔试和面试三个部分。考试时间根据各个学校规定彼此不同。具体的每年考试时间在考试前半年左右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公开。由于学校众多,学校之间也会出现考试时间重叠的现象。学生可参考前一年的大学公开“募集要项”确定考试时间段,统筹规划自己的考试安排。
日本大学院的入试不看重留学生的本科成绩,绩点不会影响笔试成绩,只要研究计划书、笔试成绩足够优秀,面试准备充足,转专业成功的几率大于国内。
录取难度
我们来看一下浙江大学公布的分数线要求
拿经济学院为例,要求达到395分,能到395分以上本身就是凤毛麟角,次数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数据没有来源数据。
再来看一下浙大经济学院金融学的报录比,就是报名人数/录取人数的比例,数字越大录取难度越高。
从中不难看出,85人录取4人, 报录比为21.25,也就是21人录取1人。
由此我们总结一下,国内考研要考浙江大学的话,首先要在377万人中过了国家分数线,按照30%考虑,剩下约为120万人。120万人最后有资格(365分+)并且有意愿报名浙大经济学院金融学,只剩下85人,最后录取4人。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日本东京大学为例的经济学科考研数据
经济学报名人数388人合格99人,报录比为3.91,约为4个合格1人。
我们再来看一下,考东京大学经济学科的报名资格和考试内容。
海外16年课程修了并且拿到本科学位证就都可以报名。再来看看还需要提交什么资料。
? 研究计划书3篇
? 托业成绩
? N1合格证书
? GMAT(数量金融专攻者需提出)
? 论文3部(提出任意)
? 参考业绩(提出任意)
? 职务内容说明(提出任意)
通过提交资料会发现日本这边和国内考研最大不同是很注重综合材料,而不是单纯分数论。同时我们可以继续看一下他们笔试的内容。
可以看到,中国考研和日本考修如果从个人压力来进行对比的话,作为留学生的我们可能会比国内考研压力更大,但是从报录比等角度对比来说可能又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学习模式对比
学习年限上
日本修士的学习只有两年时间,课程安排紧凑,并且日本的就职活动周期长达一年左右,所以真正能够安心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年。
修士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课程时间安排大概如下:
国内读研需将学硕和专硕区分开,一般根据专业的不同,学习年限会有所变动,学硕的学习年限大概在3年-5年之间,专硕的学习时间大概在2年左右。从学习年限上来看,日本读研所需时间较短,但学习的节奏较为紧张,压力较大。
教学模式上
日本大学院的课程安排分为基础课和选修课。主要的授课形式有ゼミ(学术研讨会)、普通讲课和演习。
ゼミ(学术研讨会)是日本大学院特有的教育模式,教授会安排给学生们课题,学生们课下进行文献的查询,整理等,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在ゼミ(学术研讨会)时,大家轮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他成员针对发表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非常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研究能力。
国内的硕士课程分为学硕和专硕,学硕更侧重基础理论学习。专硕更侧重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课程安排包括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上课形式主要以面授讲座为主,考试形式与本科时期相同。
从授课形式上来看,日本的教育模式更偏重实践,以研究室为单位,更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小组协作能力。
国内与日本读研成本对比
考试准备阶段
成功入学后
就业前景对比
国内
根据艾媒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为874万人,比2019年增加40万人,创历史新高。2020年应届生岗位平均薪资为5838元,低于平均期待薪资6139元。
日本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应届大学院生刚毕业时的工资为23万日元/每月,约1.5万元。日本应届大学生刚毕业时的工资为20万日元/每月,约1.4万元。
根据日本disco公司的「外国人留学生/高度外国人材の採用に関する調査」数据结果得出:
(本篇文章图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日本考研目前成功的概率更高,但是由于日本读研经济成本比国内更高,加之备考阶段需要多准备日语和英语成绩,以及入学之后虽然课时短,但是节奏紧张等因素,日本读研更适合自我驱动力强、目标感强并且抗压能力较强的学生。
通过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来看,日本目前毕业生的平均工资高于国内毕业生的平均工资,并且工作形势较为稳定。所以,如果想在日本就职的同学,更适合到日本读研。